光阴似箭,岁月如梭,不知不觉间离开大学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了,再次回到我的母校——新疆大学,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。看着身边穿梭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弟学妹,我仿佛看到了九年前的自己。
2006年8月18日,我来到这所被称为乌鲁木齐最美的校园——新疆大学南校区,在这里,开启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涯。犹记得刚入学时,学哥学姐们热情温暖的话语,欢迎我成为法学院的一员。是的,那时我是2006级法学专业的新生。那时的我,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;那时的我,情不自禁的发出爽朗的笑声;那时的我,脚下迈着轻快的步伐,跟着师哥师姐完成一系列的报到手续,正式成为法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。
岁月的年轮转的飞快,但那些浸透在青春里的日子,却总是让人难以忘怀。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,呼吸着每一寸空气;在那座A、B、C、D、E区的连体教学楼里穿梭的画面,老师在三寸讲台上认真授课的画面,课间同学们嬉戏打闹的画面,社团姐妹们一起练舞演出的画面,考试前临阵磨枪的画面,备战司考和公务员考试奋力拼搏的画面,一切都那么记忆犹新。
再回母校,犹如一首怀旧的歌曲,让我不经意地回忆起大学的点点滴滴;再回母校,亦犹如一盏明亮的指向灯,昭示我不忘初心,记得梦想开始的地方。
九年前,我被高考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——法学录取,心中的激动不言而喻。
五年前,大学毕业,心中怀揣着那份法律信念,考进奇台垦区法院,开始了实现法律梦想的征程,却发现,所谓的正义之剑并是那么容易掌握。我和很多刚进入法院的同志们一样体验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:威严的审判席,有时就是巡回法庭里几张陈旧的桌椅;经历了诸多辛苦努力得到的法官身份,当事人一样对你撒谎、怒骂,并无尊重;学习过各大部门法包括国际公法、私法,但面对的始终都是家长里短,针头线脑。
但这样的落差完全不能击倒我学习法律的初衷,因为总有一些发生在身边故事,普通但不平凡、细微却让人充满力量:老法官几十年审判执行一线的坚守、年轻法官数十次的现场调解、当事人解开心结后欣慰的泪水、农民工拿到工资后灿烂的笑容......这样的故事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,它们让我明白,并不是法律出了问题,我们无法改变一些既定的程序设定,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方法,如果说法律是冰凉的,但只要我们用温暖的方法来传递它,它就是温暖的。
再次回到母校,除了怀念那些我曾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青春岁月,更让心中最初的梦想更加坚定。不忘初心,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最初时候人的本心,就是人之初那颗与生俱来的善良、真诚、无邪、进取、宽容之心。人们似乎是把最不开心的事、最痛苦的情绪,全都宣泄给了我们,这让我们感觉很辛苦,但是我们最终会了解到这辛苦对于整个人生的意义,经历的所有都是人生的财富,当我们年老时,我相信定会感激自己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,苦与甜、辛与酸,它让我们踏实、坚定、自信、微笑,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受益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