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板,老样子,每个人简单来一份面。”
10月9日,我跟随第一师阿克苏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一行来到辖区团镇,对一个执行案件的扣押流程进行视频素材拍摄,忙忙碌碌中已然过了饭点,简单商量后,我们便一致决定就近随便解决一下午餐。
上车后,眼看着车越开越偏,最后径直来到了团部边缘的一家小饭馆。我心里暗想,难道在这家小店里隐藏着什么宝藏美食?
“这家店的老板麦麦提(化名),是我们的‘老熟人’啦。”看着我满脸的疑惑与好奇,执行员阿勒腾微微一笑,神秘说道。
“是某个案子的申请人吗?”在我的理解里,执行局帮助申请人追回债务、挽回损失,因此而建立友好联系,也在情理之中。
“不,是被执行人”阿勒腾摇了摇头,向我说起了麦麦提的故事。
麦麦提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经过家里几代人的原始积累和不断努力,家里也富裕了起来,然而自2002年开始,霉运便似乎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。那年,麦麦提做起了贩牛生意,一开始凭借着出色的头脑,生意逐渐走上了正轨,本以为就此会顺风顺水的做下去,哪知好景不长,最终因为种种原因,他不仅没有收回本金,还因为巨额投资赔光了家底。那年的麦麦提不过34岁,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。思想活络的他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的创业梦,贩牛生意失败后,他一边打工偿还债务,一边继续寻找翻身的机会。
2019年,寻到商机的他重整旗鼓,又从邻里、亲朋好友借来的数十万元承包了一块土地经营农家乐。他花费重金将农家乐装修成了心中理想的样子,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。
然而,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,像一盆从天而降的冷水,再次浇灭了他所有的热情,麦麦提不仅又破产了,还背上了巨额债务。
还没从二次创业失败的悲伤里走出来,债主们便纷纷上了门。此时的麦麦提不仅兜里一无所有,身后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。债主们多次催要无果,就接二连三地将他诉到了法院,又因为没能及时将案款全部履行到位,麦麦提也成了阿克苏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“常客”。
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,有一家老小要养活,创业失败后债务又多,根本还不过来。有个债务人知道一味催债,并没有用,便把自家店面交给他经营餐馆,给他时间慢慢还债。
“从那以后,执行局的人每次到这边办事路过,都会来麦麦提店里坐坐,了解一下还款情况,顺便照顾一下他的生意。可能你觉得这点餐费,起不了什么作用,但多一份生意,麦麦提就能早一点还清欠款,申请人也就能早一点拿到钱……”阿勒腾捧着茶碗说道,满脸都是疲惫却挂着欣慰的笑容。
饭罢,麦麦提也忙完了手里的活坐了过来,围着小小的餐桌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。
“这个月约定的还款支付过了吗?”执行法官向麦麦提提起了最近申请人频频打电话催要款项的事。
“我们约定的还款期是每个月10号,前面的我都付过了,这个月的马上就会给。真是不好意思,又麻烦你们了。”麦麦提略有些局促地回答道,而后便拿起手机上的转账记录向法官展示。
“没有关系,这是我们职责分内的事,你按你们约定好的去履行就可以。”
了解情况后,执行法官又问了问店里的生意近况,鼓励麦麦提好好经营餐厅,争取早日还清债务。临走前,执行法官拍了拍麦麦提的肩膀,笑着说道:“很久以前我就说过,你是聪明能干的,是能做出一番自己事业的人,只是运气不好。没事的,一切都会否极泰来,好好干……”
“司法有力度 执法有温度。”这句常写在文章中的话,让此刻的我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。
我们踏上了返回市区的路程,执行局的同事则要辗转奔赴另一个执行现场。车启动后,我回头望去,麦麦提还站在餐厅门前,面朝着警车离开的方向,就像送别多年的老友那样轻轻挥着手,在秋日暖阳照耀下的他,闪出微微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