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制宣传 > 基层动态
【大学习、大练兵、大提升】破局纾困——这场“马拉松式”工伤维权画上句点了!
作者:第六师中级人民法院  发布时间:2024-04-03 11:55:05 打印 字号: | |

01


 维权遭拒发愁      



     劳动仲裁、一审、二审、执行及工伤认定诸多程序全部走完动辄一两年,如诉讼胜诉后能否及时兑现合法权益?……进行工伤维权的王某正在发愁,一场“马拉松式”的对峙免不了了吗?
这是一起劳动争议纠纷。40岁的王某经人介绍入职某工程公司,安排在工地从事安装工作,没有订立劳动合同,单位也未给其缴纳工伤保险。2023年3月,王某在工地不慎被吊装设备砸伤。经医生诊断为:右肘关节骨折。出院后,王某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,但因无缴纳社保记录也无书面劳动合同,遭到拒绝。自此,走上了工伤维权之路。


02


 释法调解解困     



     二审承办法官拿到卷宗后,得知王某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不规范用工情况,经过仲裁、一审诉讼,两方仍处对峙状态,一边是用人单位坚持否认用工关系,一边是工地受伤的劳动者坚持索赔。同时,王某在经过劳动争议确认之诉后,下一步就是进行兑现工伤待遇,若一判了之,双方必然均受诉累影响,受伤劳动者的工伤问题没有一年半载解决不了,如何更好平衡双方的关系?
承办法官主动找到用人单位,运用专业的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经验及相关法律知识,结合工程项目存在分包、用人单位按月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报酬、劳动者穿着用人单位工地服装、在微信群中接收工作任务指派、使用钉钉打卡等情况,对双方实际存在的用工关系进行分析,并基于本案存在的用工不规范点给与风险防范提醒,劝说用人单位体恤工伤劳动者的现状,及时履行单位的法定义务。最终,案件双方自愿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,并签订调解协议。至此,王某工伤维权用时11个月,不必再受困于“马拉松式”的对峙,用人单位同意赔偿王某工伤赔偿款13万元,并当庭支付了10万元。

03


 案结事了人和      



     “剩下的3万全部收到了。没想到工伤维权这么快有了结果,谢谢法官。”结案后,电话回访时,王某再三表示感谢。
劳动争议案件,件件连民心,桩桩系民情、案案关民生。近年来,随着用工模式多元化、劳动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,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,因牵涉双方切身利益争执不下,易形成诉累,而调解的快速、便民、高效,在实质化解、破局纾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第六师中级人民法院坚持纠纷实质化解理念,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,深挖“真问题”、化解“假”矛盾,努力寻求矛盾纠纷的“更优解”“最优解”,兼顾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,真正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的良好效果。



 
责任编辑:宣教处